文化是一所學校發展的“軟實力”,而真正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向心力的校園文化,必須注重文化的再造與創新,讓經典文化歷久彌新,融合時代發展特色。
因此,校園文化建設不能一味原本地照搬優秀文化,要摒棄“拿來主義”,“取其精華,去其糟粕”,正確厘清繼承與創新的關系,堅持繼承中創新、創新中發展,進而讓文化煥發時代特色,拉近與學生的距離。
毋庸置疑,中外優秀文化理應得到傳承,但學校管理者應該辯證地運用“拿來文化”。如果一味地生搬硬套就會不切實際,無法激起師生的情感共鳴。
校園文化的作用有哪些呢?
陶冶學生的情操,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、價值觀和世界觀。優美的校園環境猶如春風化雨、潤物無聲。如詩如畫的校園風光、布局合理的校園建筑、美麗怡人的校園景致、整潔有序的林蔭道路、美觀科學的教育布置、文明健康的教育設施等都給學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。
學生在優美的環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,舒心怡神,觸景生情,因美生愛,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學校、奮發學習的情懷。豐富多彩、健康高雅的校園文化,對低俗的文化和各種消極不健康的思想也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。
規范師生的言行。健全的規章制度和健康的集體輿論 對師生的教學、學習、生活、思想、言行皆有規范作用。當思想言行不符合制度規范的要求時,文化氛圍就會迫使他們自我調節矯正。當規范有序的環境文化滲透到校園各個角落時,不文明的現象就會自然地銷聲匿跡。
培養學生的健康個性,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興趣愛好。多彩的校園文化適應了學生精神需求的多樣化,使學生在活動中認識自己的價值。
樹立積極向上的生活學習態度,優美的校園環境、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、和諧的人際關系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適應能力,拓寬學生的人際 交往,使學生胸懷寬廣,與人友好相處。